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无线校园网建设方案
bjzdxl | 2010-06-25 10:12:12    阅读:700   发布文章

传统的Internet接入已经不能满足学校日常教学和科研的需求,迫切需要发挥WLAN可移动性的优势,提供更多的业务,为学校教育科研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伴随着校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对随时随地接入网络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需求越来越普遍;与此同时,无线技术迅速发展,WLAN已经由最初只支持11Mbps速率的802.11b标准发展到支持54Mbps速率的802.11a和802.11g标准,目前支持300Mbps速率的802.11n产品也正在逐步标准化;无线终端日渐普及,伴随着笔记本电脑的普及,无线网卡成为笔记本电脑的标准配置之一;WLAN技术和学校需求相结合,推动了无线校园网技术的发展,根据权威机构调查,目前国内超过75%的985高校已经规模建设无线校园网,超过30%普通高校也已经完成无线校园网的规模部署。
WLAN的部署需要根据目标区域的不同制定最佳的WLAN覆盖方案,根据覆盖区域和用户要求的不同,可以采用室内直接覆盖、室内分布式覆盖、室外覆盖、室外覆盖室内等多种覆盖方案。
室内直接覆盖方案,适用于用户密度高,信号衰减小如图书馆、学术厅、教室的区域;这种情况下,AP可以采用壁挂或者吸顶安装。此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用户数而不是信号质量。通常,每个AP支持的用户数合理值在15-20个,根据用户总数和使用无线局域网的比例来合理规划每个区域部署AP的位置和数量。
室内分布式覆盖方案,适用于用户密度不高,信号衰减大的区域如办公楼、学生宿舍等。每个AP通过室内分布式天馈系统带多个天线来达到扩大覆盖区域,提高信号质量的目的。此时AP一般部署于楼道天花板上或者弱电间中,而天线则部署于楼道内。在使用室内分布式覆盖的情况下,AP的数量主要是根据施工难度和信号质量之间的平衡。
室外覆盖方案,适合于操场、广场、迎新大道等室外开阔区域;在这种区域中,需要覆盖的区域范围广,并且通常会有比较多的树木等影响无线信号;同时设备部署到室外,必须考虑防水、防尘、防雷、防高温、防低温等因素,因此室外覆盖方案对无线设备要求非常高,一般必须使用专业室外型产品,在距离超过以太网作用范围的情况下,要求AP必须支持光纤接口。室外覆盖方案首要考虑是信号质量,一般情况下,普通100mw的室外型产品能够覆盖100-200米,大功率室外型AP可以覆盖超过300米。
室外覆盖室内方案,适合学生宿舍、家属楼等区域的补点方案。AP部署在目标区域的两侧,在两侧安装室外型AP加定向天线的方式完成对目标区域的覆盖;这种情况下,每个AP能够覆盖的区域很广,信号通过窗户进入房间,因此在窗口附近信号质量高,远离出口的区域信号质量稍差。对于家属楼,如果要求不高,可以只覆盖书房所在的一面,而对于学生宿舍楼,必须采用双面覆盖。室外覆盖室内的方案只能解决信号覆盖问题,如果使用无线网络的用户比例增加,就会出现速度下降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建议更换为室内覆盖方案。
逻辑校园网拓扑方案:
 
选用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A室内分布系统:采用高灵敏度的无线AP,配合多个分离式吸顶天线,完成室内区域的完全覆盖。具有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可以保障高质量的无线信号能够覆盖更远距离,同时增强设备在干扰较大的频率环境中使用的能力。
 
    方案B:采用室外架设设备方式,选用Commsen室外型无线AP,配合分离式外接天线,使无线覆盖范围更大、更远,穿透能力更强。在无线校园网建设项目中,完全符合无线网络覆盖要求。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